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发展  >  正文

上海市延河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划

作者:  时间:2011年05月23日
 

上海市延河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划

2007——2010

    

上海市延河中学是一所拥有40多年办学历史的公办初中,办学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了2万多名合格毕业生,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区文明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然而,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主动地融入区优质教育“圈、链、点”战略格局中,聚焦学校教育质量,从而实现学校新一轮的发展目标,学校将要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而《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划》的制定就是举措之一。

    一、学校师资队伍现状

(一)学校现有教职员工92人。其中教师编制67人。

(二)中学高级教师6人,占教师总数的10.44%。其中50岁以上4人,40岁以下2人。

(三)中学一级教师55人,占教师总数的82%,其中50岁以上有13人,30岁至5040人,30岁以下2人。

(四)中学二级教师5人,占教师总数的7.46%

(五)教师学历情况:研究生学历无,大学本科学历56人,占教师总数的83.6%;大专学历11人,占教师总数的16.4%。本科学历为二次进修者为36人。

(六)近三年内无教师调入我校,也无新分配大学生。

(七)学校35岁以下教师为24人,占教师总数的35.82%。包括30岁以下教师为4人,占教师总数的6%35岁至50岁之间的教师为26人,占教师总数的38.8%50岁以上教师为17人,占教师总数的25.4%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本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年轻教师奇少,教师整体队伍趋于老化,两年后,学校35岁以下教师将减少至10人左右;学校教师队伍流动不够,教师队伍活力不足;学校高级教师总量偏少,年龄偏大;学校缺乏学科中领军人物和骨干教师。

师资队伍的现状已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持续发展和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总体目标:到2010年,打造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有较高的师德修养;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复合知识结构;有较强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能承担起素质教育实验校初中教学任务,能为学校特色发展和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基本思路:突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优化工作,通过“引进与自培、分流与转岗”双轨并举的方式,逐步进行教师队伍的结构性调整;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和教育科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武装教师,加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学校激励机制,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健全教师岗位责任制,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和改革结构工资,充分调动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任务

(一)打造一支能为学校特色发展和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加强师德建设

切实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意见》精神,以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尊重家长为核心内容,倡导师德是一种智慧,体现在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之中。通过各种渠道、各种途径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学校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和奖惩办法。

2、优化教师结构

始终落实“充实、提高、调整、完善”的方针与策略,以管理制度的创新为保证,建立三种机制。流动机制、评估机制、优胜劣汰机制。

3、提升学历层次

2010年力争做到:

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5%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15%

4、优化职称结构

2010年争取做到:

学校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达到或超过15%,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达到75%以下。

5、培养信息素养

学校100%的教师接受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达到“新四个模块”的技术要求。90%的教师能熟练运用学校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课达到50%以上。90%以上的教师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6、提升专业能力

学校以教师专业化建设为中心,开展并加强备课组、教研组、教导处、政教处和全校教师等各层面的学习活动,着力打造以“研”字为内涵的教研组,以“实”字为标志的备课组,创建专业型学习共同体,逐步形成“学习、实践、研究”三位一体的工作方式,让教师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重新学会教学。

7、搭建好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学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各种平台,(教科研发展平台、课程教学发展平台、教师创新论坛平台、专业能力评优平台等等)完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与制度,合理开发、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打造出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强、师德修养高的学科教师梯队。

(二)培养学科骨干和领军人物

1、结合区骨干教师发展序列,积极建设骨干教师队伍。

通过借助区教学评优平台、名师工作室平台,培养和锻炼骨干队伍。通过开展校际教学交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教学评比、课题研究、学历进修和职称晋升等专业发展活动。

2、建立一支专家顾问团队。

通过学校挖掘资源,外聘专家到校指导带教,学校选拔一批专业发展有后劲,积极性较高的中青年教师进行带教培养,利用专家资源开展好学校的学科建设、教研组建设和骨干教师培养工作。

3、建立学校校内学科带头人制度。

根据教师的工作业绩、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以及带教其他教师的情况,进行校内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并建立相干配套机制,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的作用。

4、建设一支教育研究队伍。

结合新三年发展规划的制订,以及新的市区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形成相关的合作团队,通过课题研究、案例编写、叙事研究等形式,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搭建好平台,逐步促使教师转变工作方式。

四、主要措施

(一)制定《延河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划》。

从学校发展的全局考虑,整体考察了本校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和教师专业成长需要;预测了今后四年学校办学的人才需求;明确国家对合格教师学历要求和质量规格;进而制定学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划,从学校需要和现实可能性相互协调的角度提出了学校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目标、策略和举措。

(二)“引进、分流、转岗”并举,优化教师结构。

学校多渠道引进各类学科骨干教师,聘请现有研究人员与学科专家到校工作;返聘高职称退休教师任教,增强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合理妥善地将富余人员进行分流与转岗、调整教师的结构层次与学历水平。

(三)建设学校学科专家指导团,实施项目工作室的研究与带教。

通过外聘学科专家,为教师提供咨询、指导与服务,引领教师主动发展,推动教师专业化建设。

(四)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三种机制,促进教师发展。

1、流动机制。四年内,每年引进一定数量的硕士、优秀本科毕业生和具有高级职称的优秀教师任教。

2、评估机制。建立教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每学期定期对教师的职、绩、能、识进行规范的考核和考评。以此作为对教师进行评优、晋升、奖励的依据。

3、优胜劣汰机制。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建立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机制。

(五)设立校学科带头人制度。每年定期评选校骨干教师、校学科带头人,鼓励教师根据发展方向,积极争取并努力承担教育研究项目和指导学生与同伴等相关工作。

(六)建设学校网上专业发展平台,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视野,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资源与技术支持。

通过教师工作评价系统、备课系统、听课评课系统、教师博客、教育科研系统等电子信息平台,鼓励教师通过电子网络平台展示教育研究成果和教学问题,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助,同时,学会在课堂教学中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七)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梯队建设。

定期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夯实教学基本功,建立师徒带教制度,实行干部轮岗制,助理制和见习制,加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校后备干部。

(八)深化校本研修制度,搭建专业发展平台。

积极开展课例研究活动和教学行为的反思,开展同课异构、一壳多上的课例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积极开展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说课、上课与评课活动,交流认识成果和进行学术讨论,为教师的学术研究与探索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充分发挥“二组”的功能,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组织保证。

(九)倡导教师参与学历进修和校际交流。

学校将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大力支持教师参与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和校外培训,从而改善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学校将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观摩与交流,也将聘请市、区优秀的教育专家到校开设专题讲座,为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十)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主动发展。

把全体教师组织到学校的重大改革项目中,引导全体教师发现和诊断教学中的问题,结合已有的经验和理论学习提出改革的设想,确立研究的项目,并付诸实施。鼓励教师通过研究活动开发校本课程,编制教材、教具;优化课堂教学;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叙事文章,发表研究成果;形成教学风格。激励中青年教师敢于冒尖、勇于成名成才。

(十一)以“校本培训”为抓手,促进学校的“学习化组织”建设。

学校加强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教导处、政教处等各层面的学习,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实践反思,促进旨在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共同体建设;创建“负责、自主、合作”的学校文化。逐步形成“研、教结合”“研、修一体”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学校不仅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同时也促进教师发展的学习型组织。

 

 

 

 

 

                                       上海市延河中学

                                       2007年4月20

分享到: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上海市延河中学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新村路99号 电话:021-56072227
技术支持 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    沪ICP备19030809号-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