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发展  >  正文

听课月活动案例:《记承天寺夜游》(顾芳老师)

作者:  时间:2010年10月09日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顾芳 
一、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
  2.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
  3. (在黄州)他写出了四篇精品。《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
我们今天学的《记承天寺夜游》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读课文,(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从文中找一个词,最能概括苏轼自己的评价。是一个怎样的人?
                                   闲人
 
三、再读课文,(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
      从文中哪些语句来表现“闲”
      元丰六年: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如今已经有四年了。被贬的窘境,普通人应该是心感郁闷的。(要读出字面背后的味道。)
        十月十二日:阴历,接近冬季 十五月圆。
         夜:你们入夜做什么?闲置,不得签署公文。 只能“解衣而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被贬后,门可罗雀,而月色无功利之心,像朋友来他家。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虽然是被贬谪了,但依然有乐观之情表达出来。
        念无语为乐:赏月之乐
        遂至承天寺:遂,只有一个朋友,毫不犹豫。和实词比较它也有其特殊的韵味。
        张怀民:读读注释。
        怀民亦未寝:亦,志同道合,知己。
        相与布于中庭:步,漫步,散步。行,走,奔。比较。很惬意,虽然默默不语,但心灵是相通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积水,深度。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把竹柏影比喻成“藻荇”,“交横”一词写出了影子的繁密错综,很有韵味,又烘衬出了周围的环境。
        盖,体现出一种恍然大悟的高兴的情致。看到那么美好的景色,那样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地上,透过枝叶投射到地上,啊,原来是竹柏,“盖竹柏影也”,有点赞叹的味道。
        为什么是竹柏,难道没有别的树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深沉文化含义:坚定性格,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感叹夜夜有月,处处有竹柏。却无人观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置——闲适 有闲——见美
 
四、 有味地分析,(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  
  这一篇课文,别看它只有一段,其实是可以重新编排的,可以分为两段,可以分为三段,也可分为四段。你们选一种分一分,尝试一下。
     分为三段,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发展:第一段,“元丰六年”到“相与步于中庭”,这里写整件事的背景和人物;第二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写事情发展的经过;第三段,“何夜无月”到“如吾两人者耳”是作者抒发感慨。
  分为两段:第一段,“元丰六年”到“相与步于中庭”,这里写作者月夜难以入睡、夜游的起因和经过。第二段“庭下如积水空明”到最后,邀朋友赏月,写的是承天寺夜游的风景。
  分四段:第一段,“元丰六年”到“欣然起行”主要讲事情的起因;第二段,“念无与为乐者”到“相与步(于)中庭”讲事情的经过;第三段,“庭下如积水空明”到“盖竹柏影也”是描写景物;第四段是最后一句,抒发夜游感慨。
  分四段:第一段到“欣然起行”,作者非常有兴致,便出来散步(“这是事情的起因。”);第二段到“相与步于中庭”,作者找到了张怀民并一起走到了中庭(“这是事情的发展。”);第三段到“盖竹柏影也”,写的是庭中的景色(“笔锋一转,出现一个特写镜头。”);最后一部分,便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情感(“作者的感慨。”)。
        原来,这84个字是这样的有味道。它的组合竟然是这样的奥妙,可以是两个部分,可以是三个部分,也可以是四个部分,这就是神品的力量,这就是它的魅力。
  (师:两个部分)叙事、抒情
  (师:三个部分)记叙、描写、抒情
        (师:四个部分)起、承、转、合
五、小结:最后我们再来品评一下这84个字的优秀作品,
     (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
六、作业:
思考:苏轼的感悟对身处现实生活的我们,有意义吗?
 
 
浅谈支架理论在《记承天夜游》一课教学中的探索
         “支架”(Scaffold)原意是建筑行业使用的“脚手架”,是建筑楼房时施予的暂时性支持,当楼房建好后,这种支持就撤掉了。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学生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学生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搭建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
       下面以初三语文课《记承天夜游》为例,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运用支架理论进行教学的思想和观点。
案例:
师:读课文,(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从文中找一个词,最能概括苏轼自己的评价。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闲人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闲”的?
生:空闲。
师:通过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你是否对这个闲,有新的认识。
再读课文,(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文中哪些语句来表现“闲”。
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可以看出作者入夜后十分清闲,悠然地外出赏月。
(学生根据自己对空闲的理解,对这句话只能理解到此,这样的理解显然是不够的。)
师:齐读第一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你读出了什么?
生:(沉默)
师:参看老师给大家提供的背景材料。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
生:原来作者被贬至今已经有四年了。(要读出字面背后的味道。)
师:再读这句话,注意停顿。
生:齐读,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师:十月十二日:阴历,接近冬季 十五月圆。
夜:你们入夜做什么?
生:做作业,复习。
师:虽然,苏轼被贬,但他毕竟也是一名官员,可他入夜却无事可干。因为皇帝规定他不得签署公文。 只能“解衣而睡”。被贬后,门可罗雀,而月色无功利之心,像朋友来他家。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虽然是被贬谪了,但依然有乐观之情表达出来。
所以,闲在这里是不是空闲呢?
生:应该还有“闲置”和“闲适”的意味。
……
      《记承天夜游》虽然是一篇只有84字的短文,却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微妙复杂的感情都在其中,语言凝练,含蓄深沉,精美传神。
        课文的难点在于指导学生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揣摩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复杂微妙的心境。这必须指导学生通过浅显的文字去读懂它背后的深意。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运用自身的经验来完成这一难点,如果没有“支架”,是很难达成教学目标的。
        首先,我在上课前在纷繁的学术资料中,精心选择了四则背景资料精炼后在黑板上出示。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为接下来的朗读奠定情感基调,更为分析欣赏课文悄悄地放下了一个支架。
在这堂课中“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句话往往是学生最容易找到,自以为最能把握的。可是,他们的分析往往只能理解到诗人“无事可干”,十分空闲。显然这对于作品的把握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我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句话,搭了第一个支架,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时的停顿及重音的处理引起学生对文章时间地点的关注。其实在教者悉心的指导下的朗读,既可以避免学生读得机械重复,又可以在细腻有效的朗读指导中完成支架的搭建。紧接着,我出示了写作背景,搭了第二个支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时值冬初,寒意寂寥,正“解衣欲睡”之时,月色悄然入户,在这贬居的寂寞中,作者“欣然起行”。同时启发学生,你们入夜时,会做些什么,而作者却无事可干足见其被闲置的处境。完成了第三个支架的搭建后,再来体会“欣然”一词,从作者兴奋喜悦之情中,体会其闲适之意。同时也为后文理解作者的旷达的人生态度,悄悄地放下了新的支架。
        这节课,最后能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的目标,完全在于我运用了“支架”理论进行教学。
        在过去重知识的教学模式中,接受性学习自然有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但是现代教育主张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在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选择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意识和能力。所以改变学生的简单接受的学习模式,我通过提供适当的帮助,促进学生的发展,当学生在能力提高时,让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从而最终完成学生自主性学习。
        整堂课,我又设计成四个步骤: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不仅仅只是朗读活动的有序推进,也不仅仅只是欣赏角度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支架,将学生引入到恬静优美的诗情之中,深刻体悟作者当时的心境,为分析欣赏奠定了基础。
       当然我提供支架的目的是为了有一日能撤走支架,使学生能够独立的感悟鉴赏文本。在提供支架的过程中,随着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我会应逐渐地将学习地控制权交给学生。
 
 
分享到: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上海市延河中学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新村路99号 电话:021-56072227
技术支持 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    沪ICP备19030809号-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