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资料  >  正文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在青浦一中观课有感

作者:  时间:2010年10月19日
10月15日,一个秋意渐浓的早晨,我们一群自愿换了课的各科教师,跟随朱校长,一路长途奔袭,虽历经波折,却在颇有些文化底蕴的青浦老城中的这所学校听到了两节耳目一新的家常课。那天返回学校后又连着上了两堂课,接着又是教研组学习,回家后连晚饭也无力对付只是叫了外卖了事,但是每每想到那两节课带给我的启发,还是觉得这趟远门出得很有价值。
让我们津津乐道的那两节课,是初三(3)的语文课和初三(4)的数学课。这两节课既有共性(体现在小组学习和讨论的有效性),也有个性的差异(学科的差异和执教风格的差异)。语文课的课题是“议论文阅读指导(二)论据”,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非常详细完备的学习单,上面罗列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和学习的内容,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就不再流于空泛了。而他们的分组讨论也相当有效,每次都设定一定的时间、围绕一个具体的问题、并且在一位主导学生的推动下进行,教学环节的设置也非常合理,从“自主学习”(预习提问),到“群策群力”(分组讨论),到“小试牛刀”(课堂交流),一直到“小露一手”(教师示范),课堂有一个渐入佳境的过程,最终完成了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虽然在完成“按要求补写论据”的难点突破上,不能尽如人意,但这才是一堂真实的语文课。
数学课的课题是“特殊的锐角三角比”,同样也令人不断回味,一开始教师便用PPT将学习目标打出来让学生集体朗读,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如课前监测、四组学习活动和即时监测、变式监测以及课堂小结非常高效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节课的小组学习采用记分表的方式作为对学生发言的激励,突出合作性,小组学习有游戏、有抽查,促进了全体学生对课堂的投入,同时非常注重让学生寻找记忆规律,使部分数学思维较强的学生在课堂上有精彩地表现,尤其令人深思的是学生的数学作业在这样的课堂学习后大大减轻了。
两节初三毕业年级的课,两节关系到学生毕业升学成绩的性命攸关的所谓“大三门”的主课居然以这种与传统课堂迥然相异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带给我们的触动是相当震撼的。我们总是觉得现在的孩子对于学习是那么厌烦,即使精心烧制的“大餐”也很难引起他们的食欲,也许现在已经到了应该更多反思和改变我们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时候了。究竟是“被动喂食”,还是应该“主动觅食”?我觉得青浦一中的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尤其当他们以一种整体(所有学科)和全方位(环境布置)都围绕着自主学习的单一主题进行变革的时候,我们的确感受到了学生因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带来的那份轻松和自然。
对于这样的改变,所有的教师都不会轻松,因为这需要我们重新规划和设计我们的课堂,如果没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这样的群体变革很难实现。在这里,我向青浦一中的老师敬礼。
初二年级历史备课组倪雅玲
2010年10月17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