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构建教育体系 促进生命成长

作者:  时间:2010年05月20日
 

构建教育体系  促进生命成长

——延河中学实施生命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延河中学是上海市首批生命教育试点学校。从试点校的使命出发,积极探索学校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与方法,让教育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生命个体的发展,结合学校的实际,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活动。

一、我们对于开展生命教育的认识

1、生命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作为学校,应当积极落实生命教育的内容序列,通过课内、课外教育体系的构建,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家庭教育三种实施渠道,整合资源,形成生命教育实施体系。

2、生命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学生的自我内化。离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理解,就无法唤醒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也谈不上促进其生命意识的发展,更无法生成有价值的生命行为。研究学生和研究学生需求,是生命教育有效性的保障。

3、重视生命教育的潜在性。有效的教育应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潜在的、润物无声的渗透和陶冶,它应存在于学习、生活、活动、闲暇及娱乐之中,生命教育要把握这种不经意的自然的状态,通过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去感悟,通过文化氛围的创设让学生受到熏陶,学校应当努力将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作为教育资源来开发。

4、关注实践活动。学生的生命态度、生活习惯、生存技能都需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去形成。在课内、课外各个方面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在参与中体验,通过实践学会选择、学会辨别,形成内化。同时让他们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不断地探索,经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建构自己的生命世界。

二、我们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

1、融生命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学校把生命教育课堂落实的基点放到备课组活动中去,与二期课改的校本研修结合起来,强调知识传授与人格教育相结合。并以“创设活动情境,突出体验感悟”、“师生和谐互动,突出合作分享”为主要抓手和特征。

学校把生命教育与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进行整合,根据校情,我校拟订了各学科的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需要,由课堂教学进行延伸和拓展,重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依据《纲要》内容和校本特点,为学生提供广泛选择课题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开设了近20个拓展课的专题,注意挖掘与生命教育有关的校本课程资源和教学内涵,比较成熟的有“影视欣赏课”,它注重通过“银幕小世界”,看“人生大舞台”,来唤醒学生潜在的生命意识。在篆刻、丝袜花制作、纸花制作等拓展课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审美情趣,尊重生命的个体差异,欣赏学生生命的独特,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思考、探究、获得。一年多来,学生在探究课上选择和完成的生命教育的小课题近80多个。通过对“保护母亲河”、“要绿化,更要生态”、“节约资源,贡献社会”等问题的探索,增强了学生对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以及对生存环境的关心、爱护。通过“我校中学生吃零食利弊的调查”,“碳酸饮料对中学生健康影响的探究”的课题研究,关注自身健康问题,从而养成良好、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我们关注两个问题:一、通过恰当的教学设计,发挥学科的文化陶冶功能,关注“学科渗透”的自主体验。(1)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具体的学科情境引发学科问题;(2)教学过程要以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为重要方式,鼓励自主探究问题。(3)关注学生的知识、情感生长点,充分让学生体验成功,以获得自信。二、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发挥教师的情感激励功能,关注“学科渗透”的润物无声。(1)要欣赏学生:“赞赏要不厌其烦,指责要适可而止”,没有沟通就没有教育,而与学生沟通的最佳途径就是欣赏学生。(2)鼓励学生的问。引导他问同学、问老师、问书本,直至问自己。切问而近思。(3)尽可能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这就是学校倡导的“情境感染、活动体验、情感激发”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特色。

2、设计、构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从“生理、心理、伦理”三个层面进入,学校整体设计了八个生命教育的专题系列活动的方案提示,如:“温馨我和你——关怀到永远”,“志愿者行动——实践显才干”,“携手架心桥——互动心体验”,“挑战极限——自救自护”,“警钟长鸣——珍爱生命”,“快乐成长——成长快乐”,“美好生活——绿色守望”,“特别日子——特别关注”。我们把“八个系列”的具体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列成丰富多彩的“菜单”,再以“特别的日子”为时间顺序,让班主任老师根据班级个性和特色班创建目标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充分挖掘活动本身的优势,营造有个性、有特点的生命教育的环境。班主任老师通过“社会实践、家庭教育指导、班队活动、校班会、广播宣传”等途径加以落实,整合各项教育资源。同时,继承和发扬学校一直保持的“特色班创建”和“学生参政部准社会化管理”两大特色,使之成为生命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实施途径,实践中,班主任老师努力寻找工作结合点,在资源整合中畅通渠道,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不断启发和指导学生对生命有最真实和最直接的体验感悟。在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上,老师们诉说着自己在开展生命教育活动中的个案故事,生动典型,极富个性色彩。如:有的老师,以“花、雨、梦”班刊为载体,将班级特色与生命教育巧妙链接,守护学生的“心灵花园”,寻找“生命与成长”的最佳结合点。如:有的老师,在与学生的心灵交汇中,引导学生“领悟生命,体会成长”,开展了“亲亲父母心”、“学会坚强和独立”、“心泉叮咚,爱心涌动”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体会“成长的感动”,体验“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生命之花才会绽放得绚丽灿烂”。

3、积极开展生命教育进家庭的实施研究。

学校把家庭教育新一轮指导的突破口放在“生命教育走进家庭” 的策略研究上。根据家庭教育中目前生活状态下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努力寻找家庭教育指导的新起点、把握基点和重点,整合各项教育资源,营造出适合生命教育的新的家庭教育的环境,齐心协力把家庭建设成为“弘扬美德的榜样家庭”、“关系融洽的民主家庭”、“心心相印的温馨家庭”、“健康快乐的和谐家庭”、“寻求发展的成长家庭”、“收获成功的幸福家庭”。学校还建议家长:关心孩子成长中的每一步,学会尊重和关怀孩子的生命个体,为孩子的未来的发展奠基,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活动,(1)“呵护生命花季”的性教育(2)“关注成长足迹”的青春期教育(3)“倡导夕阳关怀”的生死观的教育(4)“珍惜花样年华”的健康教育(5)“演练自救本领”的安全教育(6)“直面生活考验”的责任教育。让生命教育真正走进家庭,支撑起家庭教育一片蔚蓝的天空。

4、积极建设生命教育专题网站。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媒介的迅速普及,使得学校教育的时空都大大拓宽,教育网络能够在瞬间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保证信息在终端网中快速地传递和交流,每一个终端机都可以随时面对网络中的任何一条信息和任何一个交互对象;网络化学习通过临境性交互式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仿真技术在学习中可以产生使学习者身临其境的效果,大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冲动,为学习者持久的学习奠定动力基础。筹办学校生命教育专题网站,为学生多渠道接受信息,扩展生命教育的渠道和实施途径,奠定了基础。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网站的初步建设,通过各个栏目的设置,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三、学校对于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思考

单一生命教育课程相对于渗透式生命教育课程来说,最大的优点就是连贯性,它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系统、完整地呈现出来。尽管在我国目前这种认知本位的课程体系中,单一生命教育课程也可能落入认知本位的窠臼,但就我国教育现状而言,无论如何,相对于渗透式生命教育课程来说,单一生命教育课程更能引起人们对生命教育的重视,也更可能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落实。故此学校积极开发与渗透式生命教育课程并行的校本教育课程。

 

 

分享到: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上海市延河中学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新村路99号 电话:021-56072227
技术支持 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    沪ICP备19030809号-1
22